当前位置:首页>媒体矩阵

媒体矩阵

网络力量的崛起 | 远望译品

访问次数: 804 次    作者: 远望智库    发布时间: 2023-10-11

0

章节内容

1引言

2术语和定义

3网络空间、网络力量和信息圈

4冲突的新维度

5 21世纪的军事革命?

6结论

读者指南

近年来,信息通信技术在全球迅速传播,形成了一个全球互连的领域,称为网络空间。从沟通方式到发动战争的方式,可以说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要依赖网络,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的功能都是由网络空间实现的。这既是一个优势,也是一个严重的漏洞。从个人和小团体到非国家行为主体和政府,它们都在发展足以破坏甚至摧毁现代社会核心要素的网络攻击能力。抵御这些威胁极具挑战性,因为在网络空间中,进攻是战争的主要形式。然而,尽管有这种优势,但网络攻击还是存在风险。网络空间的无处不在以及网络力量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对21世纪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力量有着切实影响。这些趋势意味着什么?军事家为什么要关注它们?

1 引言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式计算机——需要很大的房间才能放得下。计算机是在1946年为美国陆军研发的,为的是快速绘制出数十个炮兵目标。之后,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也愈发强大,如今,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发展——以及万维网和互联网势不可挡的飞速崛起——在现代社会、全球经济以及政治和战争中,都带来了令人惊叹和不可磨灭的变化。的确,这些变化发生在相对较小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但分析师和学者仍然需要分辨网络力量崛起所带来的全部影响。

尽管网络大势和问题已经广为人知,军事家如今也能够分析相关趋势,但识别网络力量对战略的影响仍然极具挑战性。这是因为,网络力量正在对战争行为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为战略研究带来重大挑战。这些广泛而有意义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挑战和机遇,也可能推动战争性质的改变。本章概述了这些趋势和问题,并就它们对未来的战略和冲突的意义进行阐释。

2 术语和定义

战略研究与其他学科不同,哪怕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背景中有所差异,准确定义也十分重要。例如,鉴于历史和实操经验存在巨大差异,利用空军力量实现政治目标的能力和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国和乌干达等国对空军力量的定义可能并不相同。然而,关于空军以及陆军海军力量定义的最终争论,往往只涉及到几种相互排斥的定义。

网络空间和其重要产物网络力量则并非如此。关于网络空间,有大量相互排斥的定义(见表1),网络力量也是如此(见表3)。这种大杂烩似的定义现象大多是因为,作为一种战略现象,与陆海空和太空力量相比,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还都相对较新。然而,还有一种解释也同样合理,即许多军事家都面临着一种令人不安的观念:网络空间是一种无形的、流动的、违反直觉的现象(或者可以说是“领域”,这一点将在后文详述),这种现象无法像其他战略领域那样被严格地分类。通过“网络空间——网络力量”而产生的战略影响相对更容易掌握。

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一词由加拿大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创造,最初在他1982年撰写的题为《整垮铬萝米》的短篇小说集中出现,后来,这个词又在他1984年所写的那部著名小说《神经漫游者》中流行开来。吉布森将网络空间定义为“参与者认同的幻觉”,在人类与网络计算机交互时发生。从那以后,这个词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表1  关于网络空间的不同定义摘录

网络空间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无形的空间,从全球网络的一端到另一端有一条路径,信息就储存在这条路径上。(威恩·斯瓦图,《信息战争》)

“网络空间”是由所有计算机网络共同组成的信息空间。(多萝西·丹宁,《信息战与信息安全》)

网络空间由电子驱动硬件、网络、操作系统和传输标准组成。(格雷戈里·拉特雷,《网络空间战略战争》)

网络空间:以使用电子和电磁频谱为特征的域,通过网络系统和相关的物理基础设施来存储、修改和交换数据。(詹姆斯·卡特赖特将军,《联合网络空间行动术语备忘录》)

信息环境中的全球域由相互依赖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组成,包括互联网、电信网络、计算机系统以及嵌入式处理器和控制器。(国防部副部长戈登·英格兰)

我认为用科幻小说的平行宇宙类比更准确——网络是与物理世界平行存在的神秘、无形的领域,却又能以无数方式影响物理世界。虽然这只是一种比喻,但我们需要改变对网络空间固有的看法,把它当作真实的“肉体”空间。(杰弗里·卡尔,《网络战内幕》)

军事家试图基于陆海空和太空力量的定义来理解网络空间,使其具备一定的有形性和统一性。目前流传的定义五花八门,每一个都对网络空间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所侧重。要想在不久的将来提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普遍接受的可以参考的定义,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许多定义未能强调网络空间的物理形式——例如计算机、网络和基础设施的其他部分——以及维持机器和网络运行的代码。其他定义则将网络空间描述为存在于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和虚拟场所。这类定义强调人类与网络空间创建、存储和传输的信息直接交互的认知要素。虽然网络力量理论家马丁·利比基对网络空间的特征做出了描述,包括基础物理设施、计算机运行逻辑的代码,以及涉及认知的人机界面(见表2),但能将网络空间的物理和认知元素结合起来的定义还是寥寥。

如今社会上流行的所有定义对网络空间构成内容的认知都各不相同。因此,一些定义包含了网络空间可能具有的某些特征,而另一些定义又忽略了这些特征。对于没有直接参战的人来说,战争的定义可能本身就比较单调,但是就网络空间而言,任何定义中包含和排除的内容都可能对其战略应用产生重大影响。

“定义网络空间的问题并不是一桩小事。我们决定在网络空间定义中包含或排除的内容对权力运作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决定了网络空间的战略范围和网络力量的运作。”(贝茨 史蒂文斯)

表2  利比基的网络空间三层模型

利比基将网络空间分为三层:

物理层包括硬件、电缆、卫星、路由器和基础物理设施的其他组件。

句法层包括规定信息格式、指示和控制信息的代码(软件)。

语义层包括网络空间——人类界面,该界面的信息对人类有意义。

对网络空间中任何一层的控制,都不能牵扯到另外两层。(马丁·利比基,《网络空间征服:国家安全和信息战》)

关于上述问题,网络空间定义中是否包括自然发生的电磁频谱(EMS)就是一个例子。关键在于,定义中是否包含电磁频谱这一点决定着如何以及由谁来运行网络空间。

考虑到本章的目的,我们将网络空间定义如下:

信息环境中的全球域,其独特的特征是通过使用电子和电磁频谱来构建、存储、修改、交换信息,并通过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相互依赖和互连的网络来利用这些信息。

网络力量

如果说网络空间是可以创建、存储、传播和总体操纵信息的领域,那么网络力量就是将信息转化为战略效应的过程。这种战略效应最终体现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但也可以在陆海空和太空战略领域中,以及网络空间本身间接地表现出来。

与网络空间相比,网络力量的定义寥寥无几。网络力量的定义着重关注利用网络空间来实现战略目标的方式。一类定义强调网络力量的工具性,而没有关注到在对手面前行使该权力的辩证过程。另一类定义则表示,网络力量被用来对付任性而又聪明的对手,而这些对手也可能利用网络力量来实现他们的目的。本章将网络力量定义为:在和平、危机和战争情况下,在网络空间里迅速而持续地对网络空间产生影响的能力。

表3  网络力量的不同定义

利用网络空间,在各种运作环境中和使用不同权力工具时创造优势并对事件产生影响的能力。(丹尼尔·屈尔,《从网络空间到网络力量:定义议题》)

网络力量可以根据一系列资源来定义,包括电子和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软件以及人类技能的创建、控制和通信。这一定义不仅包括联接计算机的互联网,还包括内联网、蜂窝技术和基于空间的通信。如果基于行为来定义,网络力量则是通过使用网络域的电子互连信息资源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小约瑟夫·奈,《力量的未来》)

网络力量是一种国家能力,表示国家可以在数字化地球的任意地方——无论是国家还是非国家——按照与其动机或能力成比例的方式阻止看不见的不良行为者进行暴力破坏,并且仍能在全国所有的关键系统中抵御外在施加的或程度严重的意外事件。(克里斯·德姆查克,《破坏性和复原性战争:网络冲突,权力与国家安全》)

网络力量可以被理解为在网络空间中流通的各种权力,它塑造了那些在网络空间中采取行动的人的经历......因此,网络力量是网络空间力量的体现,而不是新的或不同的权力形式。(大卫·贝茨  蒂姆·史蒂文斯,《网络空间与国家:关于网络力量的战略》)


网络战?

2010年初,美国前国家情报局局长——退役海军中将迈克·麦康奈尔断言,“美国现在正在打一场网络战,而且我们正节节败退。就这么简单。”很多评论家和作家都会用网络战(或网络战争或网络冲突)这个术语来描述每天在网络空间发生的各种负面活动,麦康奈尔也不例外。这些活动大多包括年轻黑客的炫技、被称为黑客行为的线上政治抗议和提出异议,乃至犯罪活动和间谍活动。而事实上,这些活动很少会被称之为可能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损害的实际网络攻击。这么说并非是否认黑客的恶作剧和黑客行为主义的棘手性甚至是严重性,也并非是否认通过网络手段犯罪和从事间谍活动是需要一致政策回应的重大问题。问题在于这些活动是否共同构成了网络战,是否要将其作为战争来应对。

不过,部分学者认为,网络空间的崛起已经大大改变了战争的性质,针对国家、社会或经济的恶意网络事件也已成为一种新的冲突形式。持有恶意态度的行为者通过制造网络事故来将其政治目的强加给目标,一般而言,这样的行为就视为网络战。克里斯·德姆查克将这种新兴形势描述为冲突本质的变化:

“战争的性质最初是一次性的邻国间社会威胁式的暴力冲突,后来转变为涉及整个社会的长期的全球问题,作为一种充满偶然性和灾难性的不安全感而挥之不去。”(德姆查克)

在实战中使用网络力量的实例少之又少,而这些零零星星、互不关联的例子的真实性也受到争议。对于军事规划者来说,对网络空间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网络力量作为整体战略力量的一部分来实现可定义的目标,因此,在战争或通过网络手段进行的战争这一语境下谈论网络力量可能更为准确,而术语“网络战”则带有一定误导性。

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的定义还处于概念上的萌芽阶段,军事家们还需要辨清是非,找到网络空间这一话题值得一辩的问题。鉴于这种状况,还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战略领域不仅不够成熟,而且可能不值得主流战略对其进行研究思考。这两种假设都是错误的。作为一个战略领域,网络空间多年来一直以各种方式活跃着。此外,鉴于网络空间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其运作和动态是战略研究和所有军事家最关心的问题。毕竟,在战略理论家出现之前,人类在陆地和海上作战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后来,理论家才为这些活动给出定义,让它们成为有意义的政治话语。网络空间又有何不同?

内容要点

定义很重要,但由于网络空间在战略研究中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定义的遴选过程可能需要至少几十年才能完成。

对一些人来说,流行术语“网络战”反映了战争的变化特征,但仍存在争议。

尽管定义有很多种,但网络力量这个词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实践才能驱动理论发展,反之则不成立。

3 网络空间、网络力量和信息圈

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的已知特征和属性是可以识别的,基于对网络空间运作和网络力量运用方式的实际观察得出。关于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究竟有多少特征和属性是永久性的,它们是否会随着网络技术的变化或使用网络空间的主体的动机而变化,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

信息圈

信息圈——也称为信息环境或信息域——是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赖以生存的一种域,没有了它,网络空间就毫无意义,网络力量也无法存在。信息存在和流动时,最好将信息圈视为时空中的某个地方。网络空间中的通用货币就是信息圈中的信息,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对信息的使用则是网络力量。信息——包括其创建、存储、传播和操控方式——是信息圈的产物,但网络空间远非所有构成信息圈的活动的总和。虽然网络空间越来越重要,但它仅仅是信息圈的一个子集。信息圈包罗万象,既包括人类信息的直接交互,也包括通过电话和印刷品等技术中介的交流。然而,网络空间正在迅速取代信息圈的各种功能,比方说,现在的年轻人更愿意“发短信”,而不是直接交谈。

网络空间特征

网络空间与信息圈是从属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和识别网络空间的某些特征。

低成本准入:与开垦土地、密封空气和空间领域所需的资源和专业知识相比,进入、存在于和利用网络空间所需的资源和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所有能够使用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人都可以使用网络空间。

多个行为主体:网络空间的准入成本较低,这表明与陆海空和太空领域相比,能在该领域中运作并有可能产生战略效果的主体数量和类型实际上是无限的。个人、团体、组织、公司、非国家和国家主体都可以参与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依赖于电磁频谱:如果不能利用自然存在的电磁频谱,网络空间就不可能存在。没有电磁频谱,不仅数百万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无法相互连通,这些技术本身也无法运行。

网络空间依赖人造物体而存在:与陆海空和太空领域相比,网络空间的这个特点独一无二。没有集成电路板、半导体和微芯片,没有光纤以及其他信息和通信技术,就没有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可以不断复制:不论在任何时候,网络空间的数量要多少就能生成多少。在任何时刻都可能有众多网络空间存在——有些是有争议的,有些则没有。在大多数情况下,网络空间中没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对于空军力量来说,敌人的飞机可以被摧毁,之后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而在网络空间,即使有目的地关闭一个圣战网站,那些圣战分子也能在几小时内用不同的域名在另一个服务器上重新建立网站。同样,网络相关的硬件也比较便宜和容易获取,这就保证网络可以被快速修复和重建。

网络空间的即时性:信息以所谓的网络速度在网络空间中飞速传播。网络速度指的是网络中任一部分在任意时间传播信息的速度。在大多数情况下,网速接近于光速,但有时也并没有那么快。然而,对于人类用户而言,现代网络似乎能够几近瞬间传递信息。虽然这一特征在网络空间越来越普遍,但它可以掩盖另一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事实。信息必须由人类发送,并形成一种人类易于理解和使用的形式。网络空间近乎瞬时的传递速度似乎能够坍塌时空,但对于网络力量——创造力或对战略效应的响应——至关重要的认知过程,仍然是按照人类正常的步伐发展。

网络力量的属性

网络力量无处不在:陆海空和太空力量都能够对其他某个领域产生战略影响,但没有一个能像所谓的网络力量那样,在所有领域同时产生绝对的战略影响。越来越多国家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活动都依赖于网络,网络对陆海空和太空力量以及其他权力工具提供关键支持,包括外交、媒体和商业。

网络力量的辅助性:网络力量与陆海空力量不同,但在很多方面与太空力量类似,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辅助工具。网络力量的作用是间接的,因为它的强制力有限,而且这种有限性可能无法改变。例如,通过网络力量关闭电网无疑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但实际上它可能会招致更为恶劣的报复,而不是强迫受害者接受攻击者的要求。

网络力量的隐秘性:对于许多用户来说,网络力量的一个诱人之处在于,人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秘密地使用它,而幕后犯罪者并不会被发现。恶意软件可以被神不知鬼不觉地植入到敌方的网络中,网络武器一旦被触发,就能造成预期的后果。人们可以黑进数据库窃取机密或专有信息,即使有几个太字节的信息被盗取,信息的所有者可能还仍然蒙在鼓里。同样,在按部就班的日常生活中,民众可能会突然发现有网络罪犯盗刷了他们的信用卡或通过窃取他们的身份而破坏他们的信用评级。由于网络力量可以匿名使用,再加上大多数攻击者的身份和动机难以分辨,网络对于想要暗中从事不法活动的人来说,是非常诱人的工具。

全球共享空间或“全球连接域”

网络空间通常被描述为或被比作一个全球共享空间,拥有国际公海、南极洲和外太空享有的国际公认的法律地位。网络空间无处不在,使用成本又极低,因此,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表面上看来,任何人和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访问网络空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虽然相关数据有所浮动,但据估计,构成网络空间的基础设施中高达90%是私有的,其余10%左右才归政府所有。像网络空间这样的所有权归属于私人和政府的实体,它到底是不是全球共享空间,还有待商榷。此外,为了进入网络空间,用户必须以某种方式使用计算机访问网络。虽然用户只需支付访问网络空间的边际成本,但在某些时候——特别是需要高容量系统来实现某些目标时——使用成本也可能很高。

部分学者已经认识到这个事实,却他们仍宣称网络空间是一个全球共享空间。如果只看到网络空间的无处不在,看到世界各地每天都有数千万人使用网络,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也许网络空间看起来真的像是一个全球共享空间。然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民主国家和专制政权——开始强调其对网络空间的主权主张,导致网络空间日益领土化。作为对网络空间是全球共享空间这一说法的回应,美国政府等开始认识到网络空间的独特属性——其全球普遍存在性、超过十亿用户的体量以及大规模的国际信息流,并将其称作“全球连接域”。这种描述虽不能说是完美,但更准确地反映出网络空间在国内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

内容要点

网络空间存在于历史悠久的信息环境或信息圈内。

与陆海空和太空力量的战略领域相比,网络空间具有众多独一无二的特征。

网络力量拥有多种属性,正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工具。

网络空间通常被描述为全球共享空间,但称其为全球连接域或许更为恰当。

4 冲突的新维度

网络空间坐拥超过10亿用户,在全球社会日益普及。现在,它已然成为冲突不断的场所,并持续引发破坏、诈骗和盗窃,这一现象并不出人意料。虽然冲突是网络空间永恒存在的特征,但并非所有冲突都能上升为克劳塞维茨意义上的战争。争议涉及个人仇恨、组织对抗,以及受民族主义情绪驱动的公民个体。而袭击通常涉及国家、商业企业和个人的网络。各国的袭击目标还包括他国的网络,据称,2009年对伊朗纳坦兹核设施的震网病毒攻击就属于这类袭击(见表4)。

目前,由于网络空间中的主动攻击占主导地位,可以说网络冲突中的优势在攻击者一方。因此,尽管网络攻击并非没有问题和挑战,但对于任何潜在的攻击者来说,网络空间似乎是一个目标丰富的作战环境。一些学者认为,对现代社会日常运作至关重要的目标进行网络攻击的容易程度预示着一个破坏性大行其道的时代,要缓解这一破坏性带来的严重影响,只能提升关键基础设施网络的可恢复性和敏感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安全。

表4  震网病毒

震网病毒是一种不寻常的恶意软件,其攻击目标是拥有某些特定配置的计算机和网络。其他类型的恶意软件损害的是受感染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而震网病毒只会在一个地方破坏一组特定的计算机,比如伊朗纳坦兹的核浓缩工厂。据称,震网病毒于2009年6月首次亮相,2010年3月和4月出现后续变体病毒,又在2010年夏季再次复苏。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震网病毒是由某个国家(最流行的猜测是以色列,有可能由美国协助)针对伊朗纳坦兹核设施中用于浓缩铀的离心机而专门研发的病毒。据信,在纳坦兹运行的大约4,700台离心机中,约有1,000台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报废。据说震网病毒通过感染操作控制系统来破坏离心机的功能。报告显示,控制系统的操作员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显然是由于震网病毒特有的伪装性,让操作员误以为离心机始终正常运行。实际上,震网病毒破坏了离心机的控制,导致大约10%的离心机因运行失控导致过热而报废。

一般认为,震网病毒在几个月内就扼杀了伊朗核计划,但以色列情报部门曾认为伊核计划在此之前已实施几年。此后,伊朗对核计划加倍投入人力物力,看起来,震网病毒虽然成功击中目标,但其影响只是暂时的。

尽管如此,震网病毒目前依然被广泛认为是攻击性网络能力和网络战整体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震网病毒的例子充分证明,网络攻击可以或多或少地远程精确瞄准敌方系统,摧毁其结构并造成物理破坏。

网络安全问题

在网络空间中,攻击比防御更具优势,因此,网络安全负责人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无时无刻进行成功的防御,然而这种期望不可能被无限期地满足。对于任何潜在的网络攻击者而言,他们面临的挑战在很多方面都要容易得多,他们只需要在攻击目标系统或网络时获得一次成功即可。

即使是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也无法阻止每一次网络攻击,但它至少可以通过降低攻击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可能性,或采取措施减少攻击造成的混乱程度或持续时间,来减少各种网络攻击所带来的恶劣影响。这些缓解措施包括普及网络安全文化和确保网络恢复能力的技术解决方案。

应对网络攻击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应用于信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的最新安全软件、功能和方法,例如防火墙、防病毒软件以及经全面培训的网络系统维护管理员。普及网络安全文化涉及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使其必须在最佳网络安全环境中使用网络空间,并发现潜在的威胁和问题,也包括针对一切故意或过失危害网络安全的主体而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恢复措施包括更好地保护敏感信息,或通过将其从可访问网络中剔除,并删除关键基础设施和可访问网络之间的接口,来防止有人未经授权远程访问重要资源和安全系统。

网络安全也饱受归因问题的困扰。网络攻击可以伪装自己,经转不同国家进行传播,甚至可以设计成看起来源自其真实源头之外的某个地方。对网络攻击的受害者而言,很难将网络攻击归咎于其真正的犯罪者,这就限制了追究责任或做出可能包含报复性网络攻击甚至动用军事力量回应的机会。由于归因十分困难,要想追究责任并做出适当的网络攻击响应,则更加困难重重。

归咎所做的不仅仅是定位网络攻击的地理位置,它还涉及挖掘攻击者的身份及其攻击动机。仅凭网络攻击可能来自某个国家的推测,并不能充分证明攻击者的行为该国政府已知情和得到了授权,也不能断言该攻击行为的意图是挑起战争。攻击者的身份和动机极难确定,又进一步阻碍了网络攻击责任的归因,致使受害者无法做出合适的回应。例如,调查显示网络攻击可能来自某个国家,但网络取证工具和方法无法可靠地确定该攻击行为是团伙犯罪还是由该国政府的代理人开展的间谍活动。

随着网络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再加上网络攻击者作为主动一方的进攻优势,许多学者开始提倡网络威慑的概念,将其作为防范毁灭性网络攻击的手段。从概念上讲,网络威慑这一说法并不成立,存在的只是威慑。然而,阻止网络攻击的理念是否有可取之处,还要看所采用的威慑策略。关于网络空间和威慑的大部分文献都主要关注以惩罚策略进行威慑,即通过报复性网络攻击或其他军事措施对网络攻击进行制裁。通过惩罚策略来进行威慑的问题在于,它假定网络攻击的受害者不仅能够追溯到攻击的起源地,还能够确定攻击者的身份和动机。鉴于归因追责的困难依然很大,在网络空间中实施惩罚来进行威慑既不可靠,也存在反应过度、对攻击完全错估的高风险,甚至会伤及无辜的旁观者。此外,由于所有潜在的网络攻击者都知道归因困难重重,他们就会有恃无恐,对通过惩罚策略来进行威慑的可信度不屑一顾,这一点可能比威慑无效本身更糟糕。

另一方面,通过阻断策略来进行威慑,则将错误估计的责任放在了潜在的网络攻击者身上。对网络防御加大投资力度可以创建良好的网络安全文化,而恢复性措施则会提高攻击者发动网络攻击的风险,削弱其带来的好处。最终,可能偶尔会有少数网络攻击突破防御,成功击中目标,但如果成功几率过低,时隔又太久,那么为攻击所付出的代价将过于昂贵。

在网络空间中通过阻断策略来进行威慑,其问题在于过高的实施成本,这是因为该策略会导致运行效率低下,需要国家无休止地提供尖端设备和服务。应当在网络空间用户中建立富有意义的网络安全文化,通过阻断作用,让用户严格遵守平时不一定能够始终自觉遵守的安全要求,以此形成威慑。网络恢复措施的实施成本也极其高昂,因为它们依赖于独立的平台和备份系统,要与日常使用的系统并行运行。

网络攻击的挑战与未知

虽然网络安全充满挑战,但网络攻击却似乎在网络空间中横行无忌。实际上,虽然攻击在网络空间占主导地位,但网络攻击不仅本身就面临着诸多挑战,而且还受到许多未知因素的困扰。

据说,以色列在震网病毒行动中起着带头作用,但它也需要盟友的支持和帮助。这种规模的网络行动包含很多移动部件,正因为具有复杂性,它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只有拥有先进的技术专业知识、细致的情报准备、周密的后勤工作以及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的资金,才可以实现震网病毒这样大规模的网络攻击。所有这些活动也必须在最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开展,防止目标采取防御措施,在攻击者利用操作缺陷或技术漏洞之前将其修补。网络攻击涉及广泛的规划和准备,有时可能等不到付诸行动就已宣告失败。

网络攻击的成功取决于情报收集的全面性和对目标的监视情况,因此任务繁重又耗时。在网络空间中对目标进行情报收集和监视,需要进入对方的计算机和网络,因此有被发现的风险。此外,虽然网络攻击可能会成功,但也会带来无法预料的意外后果,其中就包括反冲的风险。例如,恶意软件会攻击网络空间中的预设目标,但可能也会在全网传播,无差别攻击非预设目标(因此被称为“反冲”),包括攻击者自己的网络资产。而有关意外后果,可以参见对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网络攻击而导致平民伤亡的例子,比如导致电力和电信中断而影响医院工作。

飞速开展攻防交锋和维持进攻,也不失为网络空间中的挑战。网络攻击和防御之间的快速交锋,意味着攻击性网络武器的有效性是短暂的。一旦攻击方率先出击,防御者很快就能组织起防御与新的攻击行动来抗衡。这说明,要想获得巨大的战略收益,网络攻击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武器,但它无法带来短期的战术优势。这也意味着,攻防换手后攻击行动很快便会转向防御,因此,攻击者在网络空间中很难维持攻击行动。

内容要点

由于网络攻击者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网络安全或网络防御工作极具挑战性。

攻击者的身份和动机很难被识别确定,这会阻碍有效的网络防御和应对。

在网络空间中,阻断策略所产生的威慑比通过惩罚来进行威慑更有效。

网络空间中,攻击比防御更容易,但网络攻击并非没有风险和挑战。

5 21世纪的军事革命?

个人、组织、非国家行为体和国家每天都在用新方式使用网络空间,并借助网络力量来实现政治目标。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塑造了现有的人类活动和军事力量形式,但并没有淘汰这些活动。不过,网络力量也改变了人类活动的特征。例如,网络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司的组织方式,也为超级赋权人创造了机会,让他们参与到经济活动领域之中。在战略领域,网络力量正在重塑国际政治关系——即所有战略活动所发生的背景。它还模糊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界限,破坏了国家在战争中的特权地位,并可能对军队的组织方式产生长远影响。

网络力量重塑国际政治

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无处不在,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在国际政治中的特权地位具有重要影响。

网络力量的兴起不仅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发展,同时还提高了其军事、外交和文化等国家权力工具的综合水平。网络力量助力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显著增长,国家权力工具的效力也不断增加,从而有能力赶超发达国家。巴西、印度和中国的崛起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得以重新洗牌,新兴大国的净收益提高,而老牌发达国家则相对遭受了损失。

网络力量的兴起也为个人、组织和非国家行为体赋权,帮助他们拥有全球覆盖力和影响力。但由于资金不足或技术能力达不到,他们现在还无法拥有这样的影响力。网络力量也同样为好战的个人和团体提供了条件,让他们能通过网络攻击全球任何地方的敌对目标。个人和团体有了这样的权力,就会导致国际政治中的权力重新分配,进一步破坏传统上国家享有的权力垄断。但尽管如此,通过网络力量能实现的也就只有这些。国家仍然享有个人和团体无法企及的权力规划和使用能力。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网络力量可以通过削弱国家主权来明显削弱国力,但各国也正在寻找各种方法来维护其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权。

有人说,网络力量以牺牲国家权力为代价,为个人和团体赋权,以重塑国际政治关系,也有人声称网络力量使国家主权变得无关紧要。前一种说法比后一种更为合理。尽管全球各国对网络空间中个人和团体的某些活动十分恼火,但国家仍将继续是国际政治的主要参与者。

战争性质即将变化?

网络力量是一种实用的战略工具,通过它可以或多或少暗中在全球范围内插手和平、危机和战争。网络力量覆盖全球,可以远程攻击国家基础设施等关键系统,诱骗个人泄露敏感信息,破坏有关服务。网络力量主导的这些攻击、欺骗和破坏行为,可能会模糊和平与战争之间的界限。恐怖主义以及国家将恐怖主义分子作为代理人的行为本来已经模糊了上述界限,网络力量进一步让和平与战争之间的界限更为模糊,同时也更为危险。一些国家曾遭受无数网络攻击,承受了重大的社会混乱,或丢失了与国防有关的敏感信息。它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场战争序曲的受害者,或是理应引发军事响应行动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误解和误算都可能是重大风险。如果这些攻击、破坏和欺骗行为成为国际政治的常态,它们可能会被视为国际关系日常动态的一种背景噪音。部分观察者认为,这些趋势表明,我们正进入一个不断被干扰破坏的时代。

网络力量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做事的效率,也将个人控制行动的能力放大,如今几乎不需任何成本就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传输几乎无限量的数据,这给人们带来了短短几十年前难以想象到的机会。网络力量已经在经济领域中呈现了这种机会和利益。其中,公司在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的同时精简人员,建立了响应更为灵活及时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得益于网络力量,现代军队创建了更精简的军队结构,作战效率有所提升,作战效果也得到增加,还获得了更加自动化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招聘更多技能熟练的尖端人才的重点。另一方面,军事等级制度的规模很可能会缩小,所需的配备人员人数也会减少。由于现代军队需要掌握复杂的技术和技能,人们越来越依赖自动化能力和系统——例如遥控飞行器,甚至级别最低的军人的培训成本也在增加。网络力量在军队中表现出的这些影响颇具争议,对其影响的讨论也不能脱离大的背景,即军事力量在21世纪将如何、何时使用以及用于何种目的。然而我们有理由认为,由于网络力量无处不在,随着军事组织和结构不断改变,使用军事力量的时间和方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它们可以带来新的军事理论,改变部队结构和战争行为方式,这些变化可能最终会演变为21世纪的军事革命(RMA)。

内容要点

网络力量为当今国际政治中的权力重新分配做出了贡献。

网络力量为个人、组织和非国家行为体赋权,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参与和影响国际政治。

网络力量并没有使国家变得可有可无。网络力量使主权更加多元化,但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其在网络空间中的主权。

网络力量不仅能影响军队结构,还可以影响在何种情况下、如何运用军队力量。网络力量可能在21世纪形成军事革命。

有些人认为,网络力量的兴起预示着一个持久破坏性的时代的到来。

6 结论

网络空间不断深入渗透到世界各地、现代社会和各个功能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实现了低成本的通信,又创造和实现了简单枯燥工作的高效自动化,因此,对网络空间的依赖性和其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可以造福社会。但同时,这些依赖性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也给整个现代社会带来诸多漏洞,为计划发起网络攻击的人所利用。

越来越多的国家职能——包括军事指挥与控制——愈发依赖于网络空间,因此,军事家应当关注网络空间带来的漏洞与机遇。在绝对的网络安全与全不受限的网络攻击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正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前者必然会限制网络空间的使用,而后者则会在整个网络中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从而造成真正的反冲风险。

在当代世界,战略几乎每个方面都会受到网络力量的影响和塑造。这种影响其实还未完全发挥出来,也正因如此,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对军事家和战略研究而言至关重要。

思考题

1.为什么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的定义有这么多种?是定义重要,还是网络空间中的各个参与者更重要?

2.网络空间和网络力量有哪些区别?

3.网络战是否存在?

4.信息圈与网络空间是什么关系?两者有什么区别?

5.与其他战略领域相比,网络空间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6.网络力量还有哪些其他属性?

7.为什么建立网络安全挑战重重?你对本章提供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有何看法?你会采取什么不同的做法?

8.为什么网络攻击比网络安全更容易实现,从而导致非常危险?

9.网络力量的崛起是否是军事领域的潜在革命?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是为什么?

10.将网络力量与本书中涉及的其他战略问题结合思考——你能发现哪些潜在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