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矩阵

媒体矩阵

俄罗斯海军的无人机计划

访问次数: 360 次    作者: 远望智库开源情报中心 徐 鑫 编译    发布时间: 2023-10-19

0

俄乌冲突以来,乌克兰频繁使用无人机与无人艇给俄黑海舰队带来较大损失。尤其是联合使用TB-2无人机和岸基反舰导弹,成功击沉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导弹巡洋舰。未来,无人装备使用将对部队战斗力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俄罗斯海军也推出了自己的无人机计划。

俄海军计划列装“天狼星”无人机担负多种任务,其中包括:反舰任务、侦察任务(侦察目标并进行目标指示)、打击任务等。

“天狼星”无人机由俄罗斯“喀琅施塔得”公司独创,是一种涡浆式无人机,其飞行重量达到将近5吨、翼展达到将近30米。“天狼星”无人机的载荷大约在300千克到1吨之间,由于续航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战载荷的情况,根据各种来源的数据来看,无人机能够滞空20至40小时。此外,无人机通过卫星实施控制,巡航速度能够达到将近180千米每小时。在航程方面,虽然“天狼星”的航程据称可以达到将近1万公里,但根据其续航时间和巡航速度来看,实际能够达到的航程应该在3600至7200公里之间。显然,1万公里的航程仅仅是在不搭载作战载荷并满载燃料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的最大航程,而无人机的升限估计在7千米左右。

“天狼星”无人机的能力

最初,“天狼星”无人机采用了军民两用的设计。在民用版本中,其可以用来对通信信号进行中继、进行地理学研究、监控天气环境或者向其他运载工具无法抵达的特殊或偏远地区快速运送货物。

在军用版本中,为在大陆地区进行军事活动,无人机可以担负侦察、为火力兵器提供目标指示以及对敌方目标实施打击的任务。在攻击型版本中,根据公开消息“天狼星”能够携带将近100千克的导弹以及50至250千克的航空炸弹。如果将“天狼星”与美国同类无人机作一对比的话,在技战术性能方面“天狼星”毫不逊色,而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续航性能等等,还大大超前。

而如果想要在海军中使用无人机,“天狼星”则可以被用于有人驾驶飞机无法完成任务的领域,或者通过使用无人机可以额外提升效率的领域。

首先,由于敌人积极使用防空兵力兵器,在执行一些任务过程中常常伴随巨大的损失风险,因此在这些领域使用无人机是合理的选择。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相对简单的无人机具有更低的价格,最重要的是避免了飞行员的损失,这对于现代空战至关重要,毕竟训练有素的飞行员对于现代航空兵的作战能力几乎具有决定性作用。培训合格的飞行员需要很长时间,通常超过10年,而生产一架飞机,即使是最复杂和最昂贵的飞机最多也就数周时间。

其次,对于需要空中支援协助任务开展,却又无法搭载大量飞机的军舰来说,使用无人机无疑又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在甲板上搭载无人机能够使军舰及舰上运载的任务小组不再依赖岸基航空兵的支援而独立开展活动。

第三,无人机还能够用于完成相对简单的任务,这些任务允许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修正和决策,并且任务过程中不需要有人员在场。

因此,无人机在保障高强度的作战活动时相比有人机更加适宜,它们可以在需要短时间内频繁出动航空兵的任务中找到用武之地。

通过分析“天狼星”的技战术性能不难看出,其在俄联邦海军中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其在大洋(海上)战区武装对抗中的使用范围取决于自身在海战环境下遂行任务的优势与不足。总的来看,“天狼星”无人机最大的优势在于:

•  具有相对较低的起飞重量和起降速度,这使得该型无人机甚至可以搭载到小排水量的舰船上。比如说如果在护卫舰上安装专用的发射装置以及着陆保障系统,那么完全可以搭载“天狼星”无人机。值得一提的是,舰载直升机的起飞重量达到13吨以上,而“天狼星”的起飞重量仅为5吨;

•  “天狼星”较大的航程和较长的续航时间明显超越了海军主要装备的“伊尔-38”型反潜机,前者的在这两个方面的数据分别是7200公里和40小时,而伊尔-38仅为6500公里和10小时。这些优势为使用无人机进行反潜任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长航时使“天狼星”无人机可用于解决需要长时间滞空巡逻的任务,特别是诸如空域雷达监控、实施侦察、目标指示以及打击突然出现的目标,例如敌方的作战舰艇或者其他轻型舰艇等目标;

•  相对较小作战载荷足够在无人机上搭载一套相当不错的武器和包括空域监视雷达在内的电子侦察和监视设备,这为无人机完成多种任务创造了先决条件;

•  较低的飞行速度能够使无人机更不容易被工作在移动目标捕捉模式下的雷达发现。

无人机的主要缺点是较低的升限,只有7千米,这使得它容易受到敌方防空系统的攻击,并大大增加了无人机停留在防空系统作用范围内的时间。

反潜

从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俄罗斯海军很可能将把这种无人机作为潜在的反潜力量使用。目前,反潜作战已经成为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其难度甚至超过了打击航母。因此“天狼星”的优势完全可以满足远程反潜飞机的各种要求,而其不足之处则对反潜作战效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反潜飞机通常通过使用无线电声呐浮标完成搜索潜艇的任务,在此种情况下,“天狼星”可以搭载搜索设备以及10至15个浮标,当然,对浮标信息的处理必须在地面或舰船上的无人机控制站完成。此外“天狼星”还可以搭载磁力探测或其他设备搜索潜艇。而在反潜武器方面,“天狼星”可以搭载1至2枚反潜鱼雷,这些鱼雷与水面舰艇或潜艇所使用的反潜导弹类似。由于无人机较小的作战载荷,因此只能执行搜索,或者反潜打击任务中的一项,考虑到无人机巡航速度并不快,反潜版“天狼星”可以按照编组进行反潜作战,编组中即包括打击型也包括搜索型的无人机。当然,此种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同水面舰艇组成察打编队进行协同作业。

以水面舰艇为目标

“天狼星”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反制敌人的轻型力量,尤其是导弹舰。其活动的主要特点有:行动突然,能够在近海海域以规模极小的群队开展行动;能够将组织反舰防御的任务转化为距目标船队纵深300至400公里的不间断海域监控,使用“天狼星”无人机能够大大提升舰队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

现有的水面舰艇编队兵力兵器,尤其是在不具备大规模部署舰载航空兵能力的情况下,无法保障对水面态势的监控并对远处的敌舰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天狼星”的作战载荷可以允许其搭载一部能够在300公里甚至可能更远的距离探测水面目标的雷达,而较小的尺寸和距舰艇巡逻区较近的距离,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敌防空系统带来的威胁,大大降低了对通信系统能力的要求,通常通信系统需要确保至少在150公里的距离内传输态势数据。因此,在编队的舰艇上搭载2至3艘这样的无人机,使用1至2架进行不间断巡逻,就能确保对受威胁方向的纵深海域实施监控。

通过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反舰作战体系,3至4艘舰艇各自搭载无人机,能够独立及时的探测敌方导弹舰编队,并对其发起先发制人的打击。不仅如此,“天狼星”还能够以编队形式进行巡逻,此时编队中除侦察型的“天狼星”外还包括携带导弹的攻击无人机。这样,一旦发现敌人的快艇,进行巡逻的攻击无人机就可以迅速对其发起攻击。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单独使用“天狼星”完成此类任务是绰绰有余的,事实上使用小尺寸的无人直升机即可完成类似的任务。按照航程600至800千米计算,当以100至1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进行巡逻时,在100至150千米范围内“天狼星”能够巡逻2到4小时。如果机载雷达能够在100至150千米的距离上发现小型水面目标,就足够在威胁方向上确保对水面态势实施远程监控。因此,舰队中拥有4架这样的无人机就足够确保不间断的监控。此外,需要用来容纳无人机的空间也相对较小,这使得驱逐舰、大型反潜舰以及护卫舰都能够搭载2-3艘这样的无人机,而轻护卫舰以及小型导弹舰上也能够部署1架。

远程预警

海基版“天狼星”无人机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为舰队防空提供空域监控信息。为使舰载歼击航空兵投入作战,必须能够在距己方舰船600至700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敌航空集群并引导歼击机对敌实施打击,在距己方舰船250至300公里的距离上展开空战,即确保位于敌方的反舰导弹或反辐射导弹的射程之外。

目前,俄罗斯海军通过使用岸基的A-50远程雷达警戒与指挥飞机以及卡-31舰载远程雷达警戒与指挥飞机执行这一任务。其中,A-50飞机只能在近海地区参与保障舰队防空,而卡-31直升机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十分有限,并且巡逻时间和距离也不足。因此,在远海和大洋区域,卡-31直升机无法为使用舰载航空兵构建全面的雷达场,尤其是用于舰队防空的低空甚至中空雷达场。

而使用基于“天狼星”的无人机雷达侦察群则能够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其在舰队防空体系中的任务仅限于探测远程目标,实施跟踪并向舰船上的防空装备控制站以及歼击航空兵发送所获取的信息,这就使无人机机载无线电电子设备的规模得以尽可能的缩小。“无人机”的机载雷达应当能够探测到敌方“歼击机”类型的空中目标,并确保己方航空兵能够及时掩护无人机免遭敌机的打击,这一距离应当不低于250至300公里,目前,完全能够建造出性能达标、尺寸适宜并且能够满足“天狼星”载荷的机载雷达,而数据向舰船的传输距离至少应达到300至400公里,由“天狼星”的通信系统通过卫星传输。当以此种配置担负巡逻任务时,无人机在距舰船300至400千米距离上能够活动10小时以上。相比之下,无人机的自卫装备则显得无关紧要,因为将由舰队的防空系统为无人机提供防护。在这种情况下,为保障2架该种无人机在威胁方向进行不间断巡逻,必须配备4至5架无人机。

跟踪航母

在航母舰载航空兵群编成内使用无人机,相较使用有人驾驶飞机也具有一系列优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消除了在遂行空域监控任务过程中飞行员损失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成本,并且由于更小的机身,使得同样的航母机库中可以放置更多数量的飞机。

舰队防空保障,尤其是对于不编有航母的舰队来说,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及时发现低空和超低空的来袭兵器,通常需要在距舰队不低于200至250公里之前及时发现目标。但是目前水面舰艇所装备的对空探测装备,由于无线电地平线的限制无法达到这一指标。此时,使用远程雷达警戒版本的“天狼星”无人机在距舰队几十公里的地区进行巡逻,这一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单架无人机的巡逻时间可以拉长到15小时。

侦察无人机能够解决的另外一个任务是与敌大型水面舰队作战,尤其是与航母编队进行作战的问题。为同这样的敌人作战,首先应当建立各种打击编队,其中包括水面舰艇编队、潜艇编队以及海军航空兵编队。打击编队中的主要突击力量是水面舰艇、潜艇以及海军航空兵携带的中远程反舰导弹,而其有效发挥作用则全程依赖于及时接收外部信源的目标指示。另一方面,打击编队行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及时探测到敌方的航空兵群并持续跟踪,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很难构建起融合各种打击编队的作战队形,组织各种水面舰艇、潜艇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攻击。为完成类似任务,目前俄罗斯海军仅能调动一些侦察机和核动力潜艇,而潜在敌人航母编队具有强大的防空系统,其作战编队从核心至外围的梯次防御纵深达到500公里以上。因此,单架次或小编组的侦察机一旦出现在此种规模编队的远端防空区,就会迅速被敌方歼击机拦截并摧毁,无法完成所赋予的侦察任务;为准确对敌方编队进行识别,核潜艇必须尽可能进入敌反潜防御的中心区,即使顺利进入,仍需要周期性出联发送导航或目标指示数据,因此,核潜艇在执行这种任务时也十分脆弱,使得为各打击集群提供及时准确侦察信息的整个作战行动困难重重。

在这样的条件下,使用能够对抗防空系统,并对敌水面舰艇编队实施侦察的无人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此时,无人机将不得不在距离己方部队相当远的地方执行任务,最远可能达到1000公里或更远。在这些地方,它们能够得到海军特别是岸基航空兵掩护的可能性将非常有限。而在上面所提到的带有能够探测水面目标雷达的“天狼星”无人机,从航程和续航能力来看则非常适于担负这样的任务。但是该型无人机较低的速度和低升限使得其难以在敌航空兵的防空区内保持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因此使用这种无人机执行类似任务并非无可挑剔。当然,如果在必要情况下,针对早已发现的敌方其他类型的舰队,使用“天狼星”无人机对突袭兵器进行目标指示仍然是十分合理可行的。但是,考虑到无人机较低的可靠性,不得不密集出动并确保得到歼击航空兵,尤其是舰载歼击航空兵的掩护。

当然,仅仅是“天狼星”无人机并不能满足海军所有的要求,海军还需要其他类型的无人机共同作战。考虑到当今能够分配给无人机的任务,除了采用“天狼星”无人机及其各种改型外,还应当关注研发和列装三种有前景的无人机:

•  用于对大型舰队进行侦察的舰载固定翼无人机;

•  用于对舰队中、远防空区进行空情态势监控的舰载固定翼无人机;

•  能够在轻护卫舰及以下级别舰艇上搭载的用于空情和海情监控的直升机式无人机。

综上所述,俄罗斯海军舰艇大量列装“天狼星”无人机(每艘至少有十几架)能够显著提高舰队的作战能力,特别是能够大大缓解为新型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的难题,并提升反潜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