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媒体矩阵>海洋防务前沿

海洋防务前沿

为什么俄军不猛烈打击乌克兰的桥梁?

访问次数: 739 次    作者: 远望智库开源情报中心 侯 兵 编译    发布时间: 2023-09-27

0

总有纸上谈兵的“专家”发表“高见”:为什么俄军不猛烈打击乌克兰的桥梁?要是这样做,切断乌克兰兵力、武器装备向前线的输送,不早就扭转战局了吗?

近日,网上一段视频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军事记者波杜布内报道,俄军摧毁了位于乌克兰切尔尼戈夫州破坏侦察组通往布良斯克州的一座桥梁。

据他的信息,俄西部军区一架苏-34对跨越苏多斯季河的这一桥梁实施了打击,结果距格列米亚奇镇不远的桥梁严重受损。

波杜布内确认,飞行员发射了专门用于摧毁钢筋水泥设施和桥梁的Kh-29TD空对地导弹。他补充,根据开源的战技性能,这一导弹的射程并不远(30千米),但这一型号可以夜间实施突击。

“乌克兰情报总局下辖的破坏分子计划从切尔尼戈夫州向布良斯克地区奔袭。因此需要采取系统的方法。打击敌人边境附近的运输基础设施——合情合理的步骤”。

遭到打击后,桥梁并未完全被摧毁,但部分塌陷了。记者展示了被毁桥梁的照片。

波杜布内确信:“步兵还能通过,但装备无论如何也过不去了”。

问题在于,究竟需不需要摧毁桥梁?媒体和社交网络讨论不止一个月了。许多人谈到使用“口径”、“匕首”、其他导弹,包括航空兵实施打击。

是的,通过桥梁把部队和西方大肆提供的装备运往战斗接触线。同时,许多专家指出,类似行动存在技术难度和人道主义问题,及其他因素,影响定下摧毁任何基础设施的决心。

军事专家、防空兵博物馆馆长克努托夫指出,存在各类装备,包括“口径”,能够高精度摧毁目标。“这并不是我们空天军的新型行动,我们使用类似毁伤兵器打击了乌克兰电力基础设施目标。突击是高效的”。

自由媒体:为什么这些导弹不用于摧毁乌军进行补给的大型桥梁?

克努托夫:首先,为了让导弹飞抵乌克兰西部与波兰的边界,需要突破基辅当局的五个防空区,这里装备便携式地空导弹,“猎豹”防空装置,能够借助高炮、NASAMS、IRIS-T地空导弹等拦截巡航导弹。存在多梯次的防空体系,不像我们的那样高效,但毕竟是存在的,在运转。如果发射巡航导弹,穿越整个乌克兰时不被发现、击落的概率很低。

其次,为了彻底摧毁桥梁,需要打击桥墩,而不是桥面。因为桥面在几天、最长几周内就能恢复,桥梁重新开始运转。只是炸毁桥面效果不佳,而准确命中桥墩需要破坏侦察组展开行动,应该穿越乌克兰整个领土,用激光照射桥墩。

这种情况下激光制导导弹才能100%命中。但我们很清楚,悄悄穿越几百千米几乎是不可能的。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激光照射,但可能被击落。

打击桥梁的任务绝非易事。

至于乌克兰东部,这里简单一些——防空的密度低得多,可以使用无人机照射桥墩或桥面,发射精确制导导弹。

自由媒体:除了乌克兰西部的桥梁,还有跨越第聂伯河的桥梁吧?

克努托夫:这里的情况是:需要命中桥墩,而每座桥梁有防空掩护,因此巡航导弹未必能飞抵需要打击的目标,无法在飞行中像歼击机那样自由机动。巡航导弹低空飞行,但先进的雷达也能发现这样的目标。

此外,看一下美国、北约监视乌克兰领土的卫星密度,以及北约先进的电子对抗装备,当然在发挥作用,能够提供袭击桥梁的预警情报。

最主要的是——这些桥梁的功能不仅是投送部队,而且给民众提供补给。摧毁它们会导致人道主义灾难,与我们目前在乌克兰实施的政策相互矛盾。

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政治分析与社会心理过程教研室主任科什金指出,保留还是摧毁桥梁的问题足够复杂。

“从人道主义和军事技术角度都是很重要的。使用巡航导弹(这是昂贵的武器)无法完全摧毁钢筋混凝土桥梁,应该投放航空爆破炸弹,而且是大威力炸弹,达到约500千克。为此需要动用航空兵。实际上在军事技术方面的确困难。此时,我感觉,需要讨论军事合理性的问题:如果摧毁是合理的,应该坚决实施。

如果认为破坏侦察组通过桥梁前往布良斯克州实施恐怖活动,应该将其破坏。

这一军事合理性问题,也应考虑人道主义必要性和军事技术能力等。我们不是破坏者,不会摧毁所有后勤基础设施”。

自由媒体:为什么特别军事行动中现在很少使用“口径”、“匕首”?是为了防止乌军可能的反攻吗?

科什金: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还是要考虑军事技术特点和合理性。

常言道:“高射炮打蚊子”。需要考虑合理性。“匕首”非常昂贵。需要物尽其用。可以打击乌军的总参谋部,在特别军事行动之初——摧毁了地下120米深的乌克兰前核弹药军事维护仓库。

我感觉,总司令普京说得很清楚了,乌军每天发射5000发炮弹,我们7000发,需要制定使用计划表,因为这些弹药首先要运抵炮兵分队。

那里大约有1.5千米需要人工搬运,因为运输工具无法在敌人的炮击下抵达。因此,普京说要制定计划表,一些人马上在媒体和社交网络上鼓噪,这说明俄军弹药匮乏。这也是军事合理性问题。

现在需要积累弹药,因为指挥员有一定企图——他打算清晨或一昼夜后进攻。如果炮弹没了,他如何用炮兵为摩步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自由媒体:可以使用“口径”实施猛烈的突击吗?

科什金:理论上可以。“口径”射程远,精度高——圆概率偏差只有几米。导弹飞得越远,越危险,但携带的有效载荷也越少。这是物理规律。里海区舰队可以发射“口径”实施突击,但战斗部不可能太重。这样做合理吗?为了摧毁一座桥梁,使用如此多的“口径”……应该称赞俄总参谋部,他们总是在这些方面精打细算。


发表评论